英语本科专业于2012年设立,2016年获得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是学校的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积极响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依托成都东软学院作为应用型大学的培养定位、学科布局与资源优势,全面实施TOPCARES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构建了以能力为导向、项目为载体、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与实践项目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与创新精神。他们不仅英语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还掌握IT、新媒体传播、教育、跨境电商等行业的相关知识,具备信息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能力、国际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毕业后,他们能够在IT行业、新媒体行业、教育领域、文旅产业、跨境电商、涉外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等多元化领域中,从事语言服务、涉外传媒、教学、外贸、文秘、管理等工作。
就业面向:
本专业立足川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毕业生能够在多个行业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包括但不限于IT行业、新媒体行业、教育领域、文旅产业、跨境电商、涉外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多样化的语言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
基础英语、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跨文化交际、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导论、西方文明史、中国文化概要、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等。
特色专业课程:
IT英语阅读、IT英语笔译、英语教学法、Python语言、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人工智能辅助翻译、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媒体艺术与国际传播等,这些课程充分体现了“英语为底色、IT为特色、艺术为亮色”的专业定位。
特色实践项目:
《中国多媒体产品译制》:该项目通过四个阶段的系统训练,包括多媒体译制理论学习、字幕翻译实践、视频制作及项目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多媒体制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学生们以巴蜀文化为材料,亲身体验译制过程,让中华文化在多媒体平台上绽放光彩。
《中国传统文化研学实践》:该项目遵循旅游+实践+研究+国际这样的思路。其中旅游主要针对本地的旅游文化,实践主要是将校内所学应用到社会实践,研究主要是以定量为主,国际主要指的是针对国外游客。通过研学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游历中汲取营养、涵养品格、改变气质、获得灵感。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强调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统一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新媒体制作与文化传播》:该项目结合川渝地区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新媒体内容创作技术技巧及运营传播思路。
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内容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制作出展示川渝特色的新媒体视频内容。
《英语新闻编译与播报实践》:本项目通过英语新闻编译与播报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媒体素养。学生们在编译与播报过程中,深入理解国际新闻时事,提升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展现出色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媒体表现力。
专业特色:
英语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TOPCARES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AI辅助工作环境下的语言教学为手段,突出“英语+IT+艺术”的专业特色。培养的学生具备以下优势:
语言应用能力强: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文档书写及业务翻译。
职业能力突出:学生掌握多行业知识,具备信息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能力、国际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综合素质高:学生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责任感,较高的人文素养、开放性思维与岗位创新精神、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咨询电话:028-6488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