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桥,跨山海而达心声;故事是舟,载文明而播远芳。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今天,如何让世界读懂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以语言为媒,以文化为核,启动“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外语+思政+传播’实践育人探索”项目。在这里,青年学子以跨文化视角重新发现中国,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这片土地上的奋斗与梦想、传统与现代、温度与深度。让我们共同见证,每一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如何借由青春的声线,汇入世界的回响。
为深入推动“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外语+思政+传播’实践育人探索”项目,提升青年学子跨文化传播能力与思想政治素养,成都东软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第二党支部在书记陈金燕老师主持下,开展了融合实地研学与专业实践的主题活动,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学习中体悟科学家精神,提升跨文化传播素养。
第二党支部始终坚持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近日,支部组织学生走进华天纪念馆开展实地研学,聚焦中共党员李华天先生的家国情怀与科研精神。馆内丰富的史料实物,生动再现了李华天先生开拓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艰辛历程,同学们在静静观摩中,深切感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崇高风范。
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内的英文介绍均出自我院教师之手,这些译文成为可感可学的鲜活专业范本。同学们围绕译文用词精准度、文化内涵传递技巧等展开深入研讨,深刻领悟到 “译介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跨文化交流桥梁的搭建”。大家还主动搜集整理李华天先生的事迹与科研成果,在沉浸式学习中读懂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
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结合纪念馆研学感悟与教师译介范例各抒己见。有人从译文中习得用国际通用语言讲述中国科技故事的技巧,有人则通过李华天先生的事迹,更加明晰了自身外语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挖掘并传播中国人物故事,既是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更是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路径。同学们纷纷行动,通过中英互译、故事重构、多媒体呈现等多元方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兼具温度与传播力的国际叙事作品。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也是一场扎实的专业实践。它不仅有效锻炼了同学们的外语实践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更在潜移默化中筑牢了大家的理想信念、强化了责任担当,实现了思想淬炼与能力提升的双重收获。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李华天先生等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榜样,深耕外语专业、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融合型人才,用青春之声向世界传递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未来,英语系第二党支部将持续探索党建与专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实践活动,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